摘要:今年以来,支付牌照注销数量较前两年有所增加。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1日,今年已有5张支付牌照主动注销,其业务类型都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至此,已注销支付牌照数量达到了43张,其中以预付卡类支付牌照为主。
华夏时报 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支付牌照注销数量较前两年有所增加。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2021年12月21日,今年已有5张支付牌照主动注销,其业务类型都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至此,已注销支付牌照数量达到了43张,其中以预付卡类支付牌照为主。
退出支付行业后,转型、回归主业成为不少原预付卡公司的选择。近日,持有预付卡支付牌照的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主动注销了牌照,该公司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注销支付牌照是为了专注于交通卡业务。
另外,在今年8月退出预付卡支付业务的中网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将公司名称更改为“内蒙古中网云服科技股份公司”。该公司大股东北京九恒星科技(5.780, -0.09, -1.53%)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洪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后中网云服“主要做公司主业资金软件系统的销售及运维,负责西北部地区市场。”
厦门易通卡注销
12月17日,厦门易通卡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1年12月21日前退出超市、便利店等商业领域。央行信息显示,厦门易通卡的牌照有效期正是到今年12月21日,11月22日,该公司主动注销支付牌照,也就是说,厦门易通卡在“大考”之前,主动退出了支付行业。
据官网介绍,厦门易通卡成立于2004年,是厦门市政府“小额支付一卡通”项目的承担主体,是e通卡发行、应用与管理的运营中心。厦门易通卡隶属厦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厦门信息集团。2014年04月,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市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入股厦门易通卡公司。
2011年年底,厦门易通卡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是福建全省首家获得支付牌照的公司。厦门易通卡原支付业务类型是福建省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据厦门易通卡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以前厦门易通卡的预付卡业务做得“还不错”。2012年07月,易通卡预付卡系统上线,并推出e通预付卡、e通福利卡。2016年12月,厦门易通卡的支付牌照通过续展。
《华夏时报》记者于12月20日致电厦门易通卡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了目前支付牌照已注销,原因是:“按公司目前的规划发展,打算专精在交通领域,现在主推手机端乘车卡。”
自2019年开始,厦门易通卡陆续与华为、苹果、小米、OPPO、VIVO、三星、一加、华米等主流NFC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厂商合作上线手机e通卡。同时,厦门易通卡还推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微信e通卡。
2014年06月,易通卡CPU卡正式发行,同步推出NFC手机充值功能。2015年04月,移动e通卡上线,可手机支付。2018年12月,小米/华为手机e通卡正式发布。手机e通卡无需联网、无需取码、无需亮屏,在乘坐公共交通时,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刷卡设备就能秒刷支付。目前手机e通卡用户已有150多万。
截至2021年11月底,e通卡在福建省已累计发卡1160万多张,日均刷卡量达150多万人次,应用涵盖到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行业,服务群体覆盖全省80%的人口。2017年底,厦门易通卡正式发行了交通部标准的交通联合e通卡,目前该卡可在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
中网支付更名
无独有偶,今年8月28日主动注销支付牌照的中网支付近日也有新动向。
12月14日,新三板公司九恒星(430051)发布公告显示,子公司中网支付因经营发展需要,对其名称、经营范围进行变更,现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的营业执照。现名称为“内蒙古中网云服科技股份公司”。同时,其业务范围也发生变更。
原中网支付成立于2011年,其牌照的业务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而目前,中网云服的业务去掉了“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这一项许可经营项目,现在业务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互联网数据服务,等等。
天眼查显示,九恒星持有中网云服91%股份。九恒星是一家资金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前几年曾在金融领域多有布局。但近年来,九恒星旗下的类金融业务都在收缩。
九恒星董事长解洪波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申请终止支付业务是为了回归公司主业。
关于更名后的中网云服的业务方向,解洪波于12月20日告诉对《华夏时报》记者,中网云服“主要做公司主业资金软件系统的销售及运维,负责西北部地区市场。”
预付卡成“鸡肋”
目前,共有228张支付牌照。已注销的43张支付牌照中,有37张牌照的业务类型都涉及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今年以来注销牌照的5家支付公司,其业务类型都是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除了厦门易通卡和中网支付,今年注销牌照的还有山西金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皖垦商务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3家公司分别于今年2月26日、4月28日、7月8日主动注销牌照。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支付牌照注销的数量略有增多,2020年有4张牌照注销,而2019年只有一张支付牌照注销。2019年至今注销的支付牌照类型都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预付卡牌照为何纷纷遭到抛弃?这与预付卡长期以来的经营模式相关。
预付卡是指先付费再消费的卡,又叫储值卡、消费卡、智能卡、积分卡等。按发卡主体不同,预付卡又可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单用途预付卡只能在某一企业或品牌使用。多用途预付卡即持牌支付机构发行的预付卡,可跨企业使用,包括实体卡、虚拟卡多种形式。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预付卡行业长期以来就存在不少问题。以往很多预付卡的主要用途就是送礼和发放福利,甚至有企业利用预付卡来开发票、避税。很多发卡机构也疏于业务拓展,而是通过预付卡吸收到资金,形成资金池,再去做投资理财。
而随着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制度的建立,预付卡的这种灰色盈利模式难以为继。2017年、2018年,预付卡类支付牌照大批量注销。同时,线上商业场景的崛起,也让不少公司的传统线下预付卡业务大受影响。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预付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支付机构出现亏损,甚至都没有真正开展业务。而在支付牌照股权交易中,预付卡类牌照也不受欢迎,通过卖牌照变现这条路也很难走通。
对于一些支付机构来说,预付卡成了“鸡肋”,于是纷纷退出这一领域也就不足为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