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摆账服务
资金证明
增资验资
资金冲量
资讯动态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拨打电话 186-2834-2586
复制微信
摆账网首页>>资讯动态>>行业资讯>>票据利率屡创新低 银行押注开门红信贷

票据利率屡创新低 银行押注开门红信贷

 近段时间,票据利率一路走低,短期限票据利率甚至跌至0.0001%,引起广泛关注。

  不过,12月22日,票据利率出现“触底反弹”,上海票据交易所显示,截至12月22日收盘,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为0.8340%,1个月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为0.0061%。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票据利率不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弱,商业银行缺乏信贷储备项目,不得不以票据充贷款;另一方面,银行年底放贷意愿较低是为了留存项目至来年年初放贷以保证信贷业务开门红。

  银行“以票充贷”

  12月上旬票据利率明显下行,或是银行对12月贷款需求持谨慎态度。

  从交易情况来看,1个月、3个月期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直逼0利率。截至2021年12月22日,1个月期限利率已由11月初的2.09%下滑至0.05%,3个月期限利率由2.16%下滑至0.05%,6个月期限利率由2.19%下滑至0.21%。

  据了解,银行买卖票据,主要有交易和配置两个需求。在实际操作中,票据作为信贷规模的调节器,其配置属性强于交易属性。

  广发证券(23.890, 0.24, 1.01%)固收刘郁团队指出,11月新增票据(人民币贷款口径)1605亿元,去年同期为804亿元,同比多增801亿元,连续第6个月同比多增。从票据利率来看,11月票据转贴现收益率在当月月末明显下行,表明月末银行可能仍用票据冲额度。而进入12月,票据转贴现收益率较11月末进一步下行。

  刘郁团队表示,以12月9日为例,3个月期国股银票转贴现收益率低至0.5173%;1年期国股银票转贴现收益率也降至1.9608%,与近期2.2%左右的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形成明显倒挂。这反映12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仍不明显,银行可能对12月贷款需求普遍持谨慎态度,继续在以票据充贷款额度。

  某城商行高级信贷经理谢进泉告诉记者,票据利率通常会在每年6月及12月中下旬下行明显,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持票需求增加,不排除信贷投放不足原因驱动。

  “信贷需求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企稳基础尚需加固,疫情叠加导致社会投资增长放缓,有效信贷需求下降。今年以来,银行普遍信贷投放不足,主要是房地产调控升级,集中度管理约束房地产贷款(包括住房按揭)投放。另外,随着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深入,平台贷款投放收紧。”谢进泉指出。

  而在光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票据利率下行的主要动因是金融机构对于信贷投放进度的自主调节,而并非所谓的信贷“没需求”。他指出,当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时,其既会强化对短期、中长期贷款的营销,也会增加票据贴现的规模,后者的结果便是压低票据利率,不难看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和信用环境,从而稳定实体经济对信贷融资的需求。

  2022年信贷投放力度预计会加大

  预计2022年社融规模增速在10.5%~10.9%之间,全年新增社融23.6万亿元左右。

  国金证券(11.280, 0.11, 0.98%)宏观团队认为,近期票据市场利率创新低,反映了市场的两个预期。一个预期是,票据市场预期12月信贷数据不乐观。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段小乐认为:“传统上来看,商业银行本着早投资早受益原则,留给四季度的信贷额度本就不多。疫情以来,因为经济恢复的需要,才增加了年末的信贷投放。但下半年内需疲弱,基建乏力,房地产行业下行走势确立,都使得商业银行缺乏信贷储备项目。虽然央行于12月6日下调了准备金率,但似乎并没有扭转票据市场参与者对12月信贷的悲观预期。”

  另一个预期是,每年1月信贷火爆,票据利率将大幅上行,银行年初有开门红的传统,加上年初额度充足,所以历来年初都是信贷投放大月,吸取今年1月信贷投放过猛、不得不通过在票据市场“挥泪”卖票的教训,票据投资者优选明年1月到期的票据品种,这才有从月初开始抢票的市场表现。

  中国银行(3.060, 0.01, 0.33%)研究院博士后杜阳亦指出,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近期多次反复,实体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仍然需求不足,企业发展仍处于相对稳健状态,融资需求回落。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为68.30%,较一季度下降11.87%,其中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7.40%,同样较年初下降6.65%。

  值得一提的是,12月6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同时也增加了其资金运用压力。12月16日,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从政策层面来看,央行于今年8月和12月相对密集地召开了两次信贷座谈会,政策态度或已在发生边际变化。”兴业证券(9.700, 0.05, 0.52%)在研报指出,但从政策态度变化到信用情况变化仍受到企业需求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约束,而当前来看,从房地产市场延伸出的金融风险问题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明年企业需求改善和银行风险偏好改善均面临一定压力。

  展望明年信贷情况,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预计2022年社融规模增速在10.5%~10.9%之间,全年新增社融23.6万亿元左右;预计信贷余额增速在11.3%~11.7%之间,新增信贷约22万亿元。连平还提到,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准一次,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有可能继续小幅下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浏览排行

常见问题

更多>

公司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