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工作后,朋友一直问我,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南非高级外交官格特格罗布勒(Gert Grobler)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的回答是:我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中国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摆账网资讯播报:高价水蜜桃“甜”在哪里
近日,江苏无锡阳山镇的白凤水蜜桃上市,其特点是多汁肉甜,在桃子上插上吸管就能喝到果汁。
现年70多岁的格罗布勒在南非外交部工作了近半个世纪,曾担任南非驻日本和西班牙大使。然而,他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2019年2月,退休后来到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担任非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从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金华的开放宜居和城市的善治水平。”格罗布勒这样描述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说起浙江省,Gro Breuzin满是豪言:“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浙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勤奋和创新精神。”他提到,浙江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浙江与非洲国家的地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新领域合作令人振奋。
“我在许多西方国家工作和生活过。来中国之前,我从未见过如此惊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格罗布勒指出,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从落后走向发展的关键举措。
在与浙江师范大学师生的接触中,格罗布勒发现中国青年普遍学习刻苦,工作努力,希望为自己和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年轻人称赞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工作之余,格罗布勒还走访了中国多个农村地区,见证了中国扶贫的感人故事。“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是中国对实现全球减贫目标的巨大贡献,也是对非洲减贫事业的鼓励。”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格罗布勒认为,“在中国的对外合作中,令人鼓舞的是,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帮助它们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非洲可靠的朋友。中国的发展成就对非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非洲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进步欢呼!”格罗布勒表示,通过党际交流渠道,中国共产党与非洲政党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为中非团结合作增添了动力。他期待中非双方积极推进友好合作,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