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21日电(记者罗)7月1日开始的青海省清洁能源供电实践,再次刷新“绿色电力”成绩单。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1日至19日,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58.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264.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475.4万吨;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多项指标再创新高。摆账网资讯播报:农业农村部: 养猪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20日表示,生猪养殖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要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不要盲目压栏,不要再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绿色电力’活动旨在支持青海率先实现碳达峰,在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体系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范悦表示,今年以“七月青海绿色电力”为主题的系列减碳活动,一个显著特点是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7月1日以来,青海新能源日均发电量达到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3%;新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33.1%,同比上升8.7个百分点,占总用电量的47.9%,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7月4日新能源最大出力962万千瓦,超过当时全省用电负荷。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互联网部主任周群兴介绍,依托青海能源大数据中心,利用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青海今年首次向社会发布《基于电力高频数据碳排放监测报告》,实现了对青海省重点行业、行业、居民碳排放的日频监测分析。
“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发展清洁能源对减排效果显著。以今年上半年为例,青海清洁能源发电量近400亿kWh,相当于替代原煤1400多万吨,减排贡献4000多万吨。”周群兴表示,“双碳”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精准决策“双碳”提供支持,还有助于量化地区、企业乃至居民对碳减排的贡献,从而为碳交易奠定基础。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方告诉记者,“七月青海绿色电力”系列活动的设计,着眼于电力系统源、网、负荷的互动协调,着眼于寻找零碳电力系统的解决方案。比如在电网侧,青海电网在全国率先试点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消费端,优化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和新能源废弃交易,科学调整峰谷时段,实现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三方共赢。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有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截至目前,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405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90.3%,新能源占60.9%。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