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廖丹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FOMC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在7月利率会议上讨论了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这也是自去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首次在会上明确讨论Taper。尽管“鹰派”信号释放,不过美联储内部对于具体何时进行Taper仍存在分歧。
至于加息,纪要强调Taper的时间点与加息时机无关,与会者认为加息需要满足更高的条件,并且希望在加息条件满足之前结束购债。上一轮美联储结束Taper到加息间隔超过一年,即便今年内实施Taper,也不意味着加息提上议程。
当前,市场愈发关注下周举行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届时将开启新一轮的政策宣讲窗口。同时,将在9月3日公布的8月非农就业数据也成为焦点,若在年内实施Taper,那么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需要释放明确信号,这一前提则是非农就业明显改善。
美联储会议纪要释放Taper信号
在此次会议纪要中,美联储专门设了一个名为“讨论购买资产”的内容章节,其中显示,7月末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与会官员讨论了资产购买的一些方面,包括朝着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取得的进展。
多数与会者认为,“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在就业方面尚未达成,但在通胀方面已经达成;而少数与会者认为,鉴于今年的通胀上升是暂时的,并且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和市场隐含的通胀预期在下降,让人怀疑通胀目标的完成度。
国泰君安研究所宏观团队指出,受Delta毒株疫情影响,联储官员认为经济面临下行风险。7月美国零售环比-1.1%(前值0.7%),也体现了疫情对消费复苏的扰动。联储官员们上调了通胀预期,不过继续认为通胀是暂时的。联储官员认为,供应相关问题导致的通胀上行压力,解除的速度可能比此前假设的要慢。一些官员指出,通胀主要是受类别的价格推动。7月美国CPI数据进入顶部区域,二手车涨价大幅回落,也初步印证了暂时性通胀的判断。
而在实施Taper的具体时间上,与会者存在分歧。多名与会者认为,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达到缩减购债规模的门槛,如果经济符合预期,在今年开始缩减购债规模是合适的;但一些与会者认为,由于就业目标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或由于通胀目标的达成存在不确定性,从明年早些时候开始缩减购债规模是更合适的。此外,与会者支持按比例缩减国债和MBS,以便两者的购买同时结束。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对每经记者表示,美联储购债计划对美国经济恢复性增长的作用已见到成效,其就业和通胀的局面与政策初衷和未来政策框架基本吻合,所以现在美联储有退出计划,但并没有操作的时间。“9月底是美国的财政年度,其财政赤字压力和债务压力在9月份如何过渡对美国而言比较重要。从经济基本面角度去评估,其缩减负债的进程没有问题,但从债务或赤字角度无法判断,所以有缩表计划但时间不是特别明确。这一点比较符合美国现状,毕竟未来疫情因素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潜在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另外,会议纪要重申Taper的时间点与加息时机并无关联。与会者强调,当适合减缓购债时,FOMC清晰确认Taper时点和加息时点之间毫无关联就很重要。加息与缩减购债的评估是分开的,加息需要满足更高的标准。
与美联储基准利率挂钩的期货合约价格显示,2022年11月加息的可能性约为50%,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为69%。
资本市场受波及
Taper信号释放的影响力持续发酵,大宗商品价格齐跌,内盘铁矿石周四单日跌超7%;最近连创新高的锡价盘中跌超10%。美股的能源、材料和矿业等行业股票表现垫底,并拖累大盘表现。与经济重启相关的周期股也普遍下跌,波音、卡特彼勒和雪佛龙等道指成分股都跌幅显著。
欧洲股市也受到波及,伦敦、法兰克福和巴黎等主要股市的跌幅,全都创一个月以来新高。与美股类似,能源、材料和矿业股领跌欧洲股市。
Taper渐行渐近,将会对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对记者表示,考虑到今年以来市场已对Taper有过多轮讨论和充分预期,且从10年期美债期货持仓数据来看,市场对美债长端利率多头情绪并不强烈,因此,即使开始Taper,对美债长端利率的推升动力也相对有限,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不大,Taper前后的中枢水平在1.5%左右。
白雪同时表示,长期来看,供需因素及基本面有望带动长端美债收益率下行。近期国会通过的“缩水版”基建法案短期内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叠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美国经济动能后续可能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从而带动实际利率下行,因此,Taper之后一段时间至明年上半年,长端收益率恐难回归至疫情前水平,中枢水平可能维持在1.1%~1.2%左右。
谭雅玲对记者表示,年内美股三大股指呈现连创新高的局面,短期来看可能会因为存在高估而出现回调行情,不过企业呈现出良好的业绩表现以及市场已提前对回调做好技术准备,使得从中期来看,美股继续高涨应该没有问题。另外,美元指数值得关注,从经济面和股指面来看,美元应该是升值的,但是美元指数卡在93点附近,美元升值倾向并不是特别明显。未来美元指数可能出现反弹,但停留时间不会很长,因为美元的诉求最终还是要贬值。目前除了美元以外,其他货币贬值相对比较极端,贬值幅度较大,但实际美元的升值幅度并没有那么大,所以美元和关联货币之间的不对标现象比较突出。“这可能是一种手法,未来要形成美元贬值的氛围,其他货币要有升值的可能才可以给美元留出较多的空间。”
回顾美联储上一轮QE,Taper于2013年12月开启,2014年10月结束QE,此后从2015年12月开启了长达三年加息225个基点的加息过程,并于2017年9月开启缩表直至2018年。
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薛威在研报中指出,通过回顾分析发现,美联储进行Taper信号释放与正式开启的决策并非基于已有的就业与通胀数据走势,而更多关注全球与美国经济景气度指标与就业、通胀的中长期支撑。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受美联储释放Taper信号及之后一系列的紧缩政策影响显著,但不同资产类别对联储信号的反映不一,由强到弱依次为:债市>商品>汇市>股市,其中债市是从“熊陡”转为“熊平”,商品反应的快慢则是黄金>原油>铜,汇市更多受欧美经济景气度差异与利率差影响,而股市主要为短期扰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