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夏季的到来为餐饮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夜对等”现象再现。为了抓住机会,企业推出新产品,延长营业时间。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夜间消费市场不断改善。
日前,记者从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夏季的到来为餐饮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夜对等”现象再现。为了抓住机会,企业推出新产品,延长营业时间。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夜间消费市场不断改善。
突出市场优势
餐饮企业成为“夜经济”的“宠儿”。
日前,记者从北京海底捞丰兰国际购物中心等门店了解到,夜间餐饮生意火爆,周末和节假日往往要平起平坐。海底捞SOHO店夜间生意兴隆。据店长介绍,店里一般有两个用餐高峰时间,分别是22:00-24:00和凌晨4:00-7:00。这两组客户会自动形成分流,有时候还会排队。
海底捞说,除了吃火锅满头大汗,夏天也是吃小龙虾喝啤酒的季节。海底捞希望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用餐场所,还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用餐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多具有海底捞特色的产品。
记者从巴努北京油塘店了解到,从晚上8: 00到次日凌晨3: 00,该店4月份共收桌1377张,日均收桌45.9张;5月份共收到1644张表,平均每天54.8张;6月份共接待客人1599人,日均餐桌53.3张。
路边社社长何柳告诉记者,夜间经济的市场效益正日益凸显。为了顺应潮流,路边的甜品和菜品将全面更新,部分门店的营业时间也会延长。在餐饮消费中,消费者更注重社交属性,饮料消费是主流。
发展夜间经济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夜间经济最新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已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5%,预计2021年将增至36万亿元。
为了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各地开展了各种活动。“北京消费季夜北京”系列活动由市内多个商业区联动,鼓励商家延时运营,70余场夜北京主题活动打造夜间多元化消费新场景。
6月5日至20日,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体育局将联合举办第二届“上海夜生活节”,以“建设24小时城市”为愿景,聚焦夜购、夜吃、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等七大主题,在全市开展200余场特色活动。
在2020年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沈阳市沈河区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使命,聚焦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坚持“文化”战略,突出文化赋能,打造2021年经济升级版,让夜间经济兼具人文烟火、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风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