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12万亿元,同比多增308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3.67万亿元,同比多增2008亿元。摆账网资讯播报:中国11米级大盾构机在俄贯通首条隧道
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11米级大直径盾构机12日在莫斯科完成首条隧道贯通任务,这也是中企在欧洲首个大直径盾构项目的首条隧道贯通。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总体来看,6月人民币贷款规模回升,社会融资增速4个月来首次企稳,M2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这些数据显示,“信贷紧缩”在6月份告一段落。具体来看,6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超预期,主要是因为随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和政策支持,非金融企业贷款同比增长近5000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增加,主要是受人民币对实体经济贷款拉动。与此同时,企业债券融资明显回暖,也对社会融资环比增长贡献较大。
“6月份,M2增速上升0.3个百分点至8.6%,略超市场预期。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影响,今年以来M2增速快速回落,市场形成“紧货币”预期。M2的复苏修复了之前的低点,符合M2增速基本匹配名义GDP的要求。信用衍生能力的增强是M2反弹的主要原因。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也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衍生能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说。
信贷增速超预期,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文彬认为,总体来看,企业短期和中长期信贷有所改善,这可能是由于信贷需求旺盛,或者是由于年中临近,银行加大了资产投资。中国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认为,强劲的信贷需求反映了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表明当前利率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
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据初步统计,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7.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3万亿元。
“虽然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融资占实体经济的比重有所上升,随着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高成本融资的收缩和下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这意味着上半年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正在增加。”王庆说。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认为,上半年货币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低于去年同期。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当流动性支持的同时,表外融资出现负增长,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较快增速,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此外,5月份企业新增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均较去年同期下降,体现了金融从价支持实体经济。
“6月金融数据反映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复苏,融资结构表现良好,说明当前国内货币信贷环境合理适度,M2和社会金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因此,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基调。”周对说道。
文笔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