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卖猪肉的摊位摆账网资讯播报:北京五部门发文:违规电动三四轮车2024年起禁止上路
通告明确,禁止生产、销售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违法生产、销售的,由市场监管部门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车辆,并依法实施处罚。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猪粮比为5.88: 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设定的超跌三级预警区间。建议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生猪产能在合理水平。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生猪食品均价为4.90: 1。已进入《预案》设定的过度下降一级预警区间(小于5: 1),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启动猪肉储备入库工作。
不到两周时间,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预警级别从三级升至一级。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线下猪肉零售市场,了解到猪肉价格的过度下跌已经影响到猪肉甚至其他肉类品种的销售。有专家认为,本轮“猪周期”比较特殊,猪肉价格已经处于低谷状态。
猪肉销量随价格下降,水产品销量受相关性影响
根据成都市发改委公布的主城区部分农贸市场价格,2021年7月6日,瘦肉、五花肉、五花肉价格分别为17-22元、12-17元、19-27元。与2021年1月5日的数据相比,五花肉价格降低了一半左右。
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监测,四川生猪价格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截至6月25日,四川生猪和猪肉价格均低于全国水平,分别降至13.58元/公斤和23.34元/公斤,较年初高点分别下降52.3%和55.6%。四川猪粮比从1月份的12.6: 1下降到6月份的4.8: 1。
在安珠天涯石市场,一些水产商家告诉记者,在猪肉价格下跌的同时,鱼类销量继续下滑,6月份的销量较1月份下降了50%左右。有家禽商户表示,禽肉需求相对稳定,价格与年初相比变化不大。
很多在大学路农贸市场的猪肉商户告诉记者,虽然猪肉价格下降,但6月份的猪肉销量比1月份下降了30%左右。有猪肉商家表示,每斤五花肉价格在20元左右是“正常”的,但6月份的低价影响了销量。
猪肉价格受到屠宰和饲料价格的影响
根据沐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5月发布的生猪销售简报,公司6月份销售生猪347.5万头,销售收入57.07亿元。相比之下,2021年3月,公司销售生猪283.3万头,销售收入70.58亿元,有增无减。
沐源股份2020年年报中提到,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猪价周期性波动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2019年由于“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生猪出栏量下降,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年均价同比涨幅较大。2020年行业产能逐步恢复,生猪价格高位回落。
四川省井研县某猪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生猪价格偏低,饲料价格上涨,经营情况不理想。“饲料价格从去年10月开始上涨,目前每吨饲料价格已经涨到800元左右。同时,由于猪肉价格较低,过去能放生200斤左右的猪,为了等待价格上涨,放生前会养到近400斤,饲养成本会增加。同时,为了防控非洲猪瘟,材料和饲养人员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预案》提出,当生猪食品价格低于6: 1时,国家发改委将发布三级预警;当猪食价格连续3周为5: 1-6: 1,或能育母猪存栏量单月下降5%,或能育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下降5%-10%时,发出二级预警;当猪食的价格低于5: 1,或者铁的存量
7月9日,在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十条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总负责人李春华强调,将从生产服务、疾病预防、成品加工、收储准备、信贷支持等方面入手,稳定生猪生产。
多年从事生猪产业稳定供给机制研究的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芳认为,本轮“猪周期”不同寻常,“供需异常”使得猪肉价格跌落悬崖成为必然。“2018年8月非洲猪瘟爆发后,当地政府在流通领域采取精准防控措施,但随后社会工商资本的优惠政策带来了新一轮的生猪养殖投资热潮。由此产生的集中屠宰导致了市场上猪肉价格低但成本高的现象。”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经过清理整顿,到2020年下半年,60%的生猪产能将掌握在规模化养殖企业手中。”王芳表示,规模化养殖背景下,养殖企业控制产量的效果难以预见,但由于规模和资金优势,这些企业可以选择冷藏或深加工猪肉的方式来控制产量。
猪肉价格多久能恢复正常水平?王芳认为,从经验来看,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政策工具的逐步作用,本轮“猪周期”已进入中后期,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上下波动,但长期来看,处于低谷状态。
王芳认为,国家层面统一协调的收储工作将对稳定猪肉价格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猪肉价格长期存在上行压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叶
相关报告
淡水鱼价格仍比往年贵。
0%专家:预计9月将进一步回落
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下跌明显,然而,淡水鱼价格却悄然上涨。7月12日,记者走访成都市的菜市场、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花鲢、草鱼、鲫鱼、鲈鱼等淡水鱼价格仍处于高位,但相较于10天前已有所回落。其中白鲢价格回落至9元/斤、草鱼10元/斤、花鲢14元/斤、鲫鱼16元/斤、鲈鱼25元/斤、鳜鱼65元/斤。专家表示,价格回落与新鱼上市有关,但价格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9月新鱼集中上市时,价格会进一步回落。
正在成都锦江区向荣桥农贸市场买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家里人都爱吃鱼,自己隔三差五就要来买鱼吃,然而今年春节后,淡水鱼价格不断上涨,过去60多元可以买两条花鲢,但现在69元只买了一条4斤重的花鲢。
李女士说,去年一斤花鲢不到10元,白鲢、草鱼就更便宜了,偶尔家里想吃点好的,还会买鲈鱼,当时价格也就20元/斤,现在已经涨到30元/斤。“希望接下来的几个月价格(淡水鱼)能再降一降。”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商铺售卖的淡水鱼主要有花鲢、白鲢、鲫鱼、鲈鱼等品种,其中花鲢18元/斤、白鲢9元/斤、鲫鱼17元/斤、鲈鱼30元/斤。商铺老板告诉记者,淡水鱼价格从今年春节后开始上涨,价格最高出现在本月初,之后出现回落趋势。
记者在位于青羊区石人北路附近的沃尔玛超市内看到,超市水产区将14.22元/斤的草鱼,打出了“劲爆价”的提示。其他淡水鱼花鲢19.3元/斤、鲫鱼17.8元/斤、鲈鱼33.8元/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淡水鱼价格回落了约3-4元,整体上来看仍比往年高出30%左右。
成都青石桥市场汇鑫水产店老板吴晓英介绍,今年淡水鱼的价格,是其从业20多年来最高的一年。往年白鲢、草鱼从来没超过10元,而今年他们店草鱼价格最高时都超过了14元,更别说其他鱼。
此次淡水鱼价格上涨,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据四川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每年均需从湖北等省份购进淡水鱼五十万吨左右,此次淡水鱼价格上涨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其一,成本增加,由于饲料、人工等费用增加,过去湖北白鲢的出塘价只有1.7元/斤,今年上涨至3.7元/斤,直接造成价格的整体上涨。其二,受湖北等主产区水库拆网禁养等影响,该区域的淡水鱼产量相应下降,供需平衡被打破。其三,从今年开始,长江进入“十年禁渔”期,淡水鱼产量进一步下降。其四,疫情逐步好转之后,餐饮市场迎来复苏,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故造成这一轮淡水鱼价格上涨。
未来价格走势如何?该负责人表示,短期内来看,淡水鱼供应仍然偏紧,价格仍将继续维持高位。预计进入9月,新鱼开始集中上市后,淡水鱼价格将实现进一步回落,但是否能回落至上涨前价格,还要看市场情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