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摆账服务
资金证明
增资验资
资金冲量
资讯动态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拨打电话 186-2834-2586
复制微信
摆账网首页>>资讯动态>>行业资讯>>消费在高原持续“升级”

消费在高原持续“升级”

消费是一个家庭的日常必需品,是一个地区的烟火,是中国经济交响乐中最灵动的音符。今天,多层次、多方面是中国消费领域的综合形态。消费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潜力释放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该报推出《他们在买什么》专栏,用生动详实的消费故事讲述不同领域人们的“消费进展”,展现他们的消费愿景。

“多杰叔叔,你的冰箱来了!”近日,西藏林芝市米林县JD.COM家电商店店主刘婷婷驱车数十公里,将一台崭新的冰箱送到多杰家门口。刘婷婷口中的多吉大叔是德清多吉,今年60岁,家住林芝市米林县西嘎村。前两天他在JD.COM APP上买了一台冰箱,没想到冰箱这么快就送到你家门口了。“以前有些家电要去城里买,来回的费用很高。”德清多吉很感性。

多杰大叔的网购经历,是藏族人民消费升级、消费习惯转变的一个缩影。如今,交通便利,消费升级步伐加快,种类繁多的商品进入了“世界屋脊”,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让这里的消费市场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网上购物融入了生活

7月17日,家住拉萨的德阳一大早就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我现在基本都是选择JD.COM本地仓库的商品进行网购。上午下单,下午收货。比起去线下超市或商场,我更愿意在网上购买。”

在拉萨,网购已经成为德阳年轻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被JD.COM经销商彭云超深深触动。

每天中午11点,他都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拉萨市刘武新区南苑社区开始配送货物。彭云超告诉记者,他在拉萨工作了7年多。2014年,JD.COM在拉萨只有一个售楼处,整个拉萨市一天只有1000多单商品。现在,他所在的刘武新区有2000多个物流站。

来自JD.COM的大数据显示,今年“618”购物节期间,西藏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约30%。强大的消费潜力反映了藏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拉萨市德清区堆龙京东物流园区,数十台搬运机器人“土狼”正在有序作业。物流园区大型作业中心负责人任华夏告诉记者,“地狼”系统可以将货架运输到固定的工作站供作业人员选择,效率是人工的2倍。

据了解,2017年5月,京东。COM在拉萨的物流园区投入使用。去年12月,园区升级扩建为西藏自治区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了约80%的货物就地配送,极大提升了西藏货物配送速度。

如今,西藏依托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市、县、村四级电商服务全面推进。2020年,网络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

消费全面升级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个地区普通人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主要指标。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西藏农牧区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全面提高,消费范围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从基本温饱得到改善。迈向全面小康,幸福指数大幅上升。”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副所长徐武达告诉记者。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巴赞、牛羊肉、酥油茶等都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如今,无论是菜市场,还是水果市场

当地农牧民穿的衣服越来越时尚,逐渐从“一衣多季”转变为“一季多衣”,注重衣服的款式、颜色和质量,崇尚自然、休闲、舒适、时尚。

此外,当地城乡居民拥有的主要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趋势更加明显。手机、家用电脑、汽车等商品已经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据统计,2020年,西藏克服疫情对消费市场的不利影响,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支出13225元,比上年增长1.5%。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西藏消费结构的进一步改善,表现为居民消费逐步向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转变。

收入促进消费

根据最近发布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比上年增长12.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富裕的藏族人民在消费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去年,京东快递25岁的哥哥拉巴扎西买了第一辆车。“在我成为快递员之前,我的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汽车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我一个月有七八千元的工资。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一辆车,感觉特别满足,精力充沛。”。

与拉巴扎西的“冲动消费”相比,30岁的山治卓玛更愿意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桑吉卓玛是西藏山南市占昂县人,毕业于西藏农牧学院。“知识改变命运,我深有感触。希望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白皮书显示,2020年西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745.78亿元,比1959年增长2192倍。

记者在西藏多个地方采访时注意到,援藏工人

作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在西藏林芝市的许多小山村,当地农牧民只能靠放牧、采林下资源、种植青稞等维持生计。如今在各地援藏工作队的帮扶以及各种产业扶贫措施的带动下,农牧民流转了自家的土地,到附近的公司或者项目打工,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的农牧民家庭不在少数。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消费意愿和能力也增强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浏览排行

常见问题

更多>

公司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