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摆账网资讯播报:中国软件业务收入上半年增势加快 同比增长23.2%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呈加快增长态势,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4198亿元,同比增长23.2%,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4.7%。
医疗美容行业的混乱。
王维左(新华社)
光子嫩肤、玻尿酸注射、鼻垫、双眼皮提拉……近年来,我国“颜值经济”发展迅速。今年年初,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身体塑形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为1975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行业增速放缓,后期有望逐步回升。
随着医疗美容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行业乱象:有的非医疗美容机构从事医疗美容,有的非正规培训专业医生擅自执业,有的非法使用不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
什么是医美?如何看待?真的能满足大家想变漂亮的欲望吗?关于庞大的求美群体,整形医生最想告诉你什么?本期《健康快车》专访了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栾杰教授,畅谈医美。
医美的本质是医疗
生活中,很多人把“整容”、“整容”和“医美”混为一谈。整形和整容是一回事吗?
“整形手术是整形手术的俗称,但不够准确。比如,整理死者遗体也是一种‘整容’。医美是官方的学名,很多人都称之为‘医美’。”在栾杰看来,医疗美容和整形手术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整形外科是一门学科,无论从学科专业、技术水平还是治疗目标来看,整形外科都包括医疗美容。一般来说,整形手术要兼顾外观和功能,比如为患者修复残疾,实现重建功能。医美的动机比较简单,就是好看比较简单。”
“大家普遍认为,拔双眼皮是一种医学美容手术,但如果手术失败,那么修复就是一种整形手术。这种划分是不是太机械了?”栾杰说,医疗美容和整形外科在基本原理和所需知识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现实中,一些医疗美容机构称求美者为“顾客”或“消费者”,这是栾杰无法接受的。“如果求美者是顾客,医生就不应该叫医生,而应该叫‘老板’。老板的目的是赚钱,但你敢去这样的医疗美容机构吗?”栾杰说。
根据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负责医疗美容项目的主治医师必须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护士资格。同时,有资质的人员还必须在有资质的机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不能超范围开展未经批准的项目。
“医美的本质最终是医疗行为。这一定位必须明确并坚持。”栾杰说,医疗美容技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技术手段,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由于治疗手段的特殊性,一旦失败,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危害,所以医美不能归为消费。
“我们不应该把医美作为一个产业或者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忽视它的医疗属性。如果把医疗看成消费,就会出现过度医疗的问题。”栾杰表示,现在很多医疗美容机构过度强调服务属性,淡化医疗属性和医疗规则,催生了很多行业乱象,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当心“受欢迎”的医疗和美学项目
《热玛吉》《水光针》《线雕》.近年来,在双眼皮切割、鼻垫等传统整形项目备受青睐的同时,一些新的医疗美容术语也悄然流行起来。
“医疗美容行业不应该有‘受欢迎’的项目或技术,这是理所当然的。”栾杰指出,流行意味着路过,比如喇叭裤在某一时期流行,阔腿裤在后期流行。“这种时尚在服装、发型等领域都没有问题。但在医美领域很容易引发风险. ——对于一些人来说,‘热门’的医美项目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在这方面跟风也是不可取的。医疗美容不仅与患者的外貌有关,还与患者的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医美项目一时流行,一时不流行,做过手术的人能换回来吗?”
“比如20年前,美国隆胸手术追求胸部越大越好。很多人要求手术后再做一次,不是因为手术失败,而是因为胸部不够大。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许多需要二次手术的人经常想用小假体替换大假体。用大假体替换小假体相对容易,反过来也比较麻烦。”栾杰说。
“整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有退路。”栾杰指出,“例如,使用透明质酸时有退路。可以解散,几个月后可能就没了。但是有些操作是回不去的,或者说想要回,就需要付出不可接受的代价。比如拉双眼皮,就再也回不到单眼皮了。双眼皮真的很难宽窄。所以求美者一定要考虑清楚。很多人没有想清楚就做出了‘网红脸’。换回来很麻烦。”
现实中有人追求类似明星的美感,甚至追求一些极端的造型效果。在栾杰看来,这与医美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营销密不可分。“很多医美广告都是诱导性的,强调某个项目会变美,却只字不提风险。一些医疗和美容机构通过投机新概念来创造时尚潮流,目的是吸引人和赚钱。”栾杰指出,在一些非法整形机构,很多求美者首先看到的不是医生,而是所谓的“医疗美容顾问”。这些“咨询师”大多没有医学背景,根本不懂医疗。反而了解求美者的心理,盯紧口袋里的钱,想尽办法忽悠人。“很多医疗美容机器
构投入大量的金钱做营销,花钱买案例,就是希望说动求美者花钱。求美者千万别被这些咨询师说昏了头,每个人都不一样,用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当案例,能整成蒙娜丽莎吗?”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作为医生,我非常理解大家对美丽的强烈向往,但还是想告诉大家:你的独特,才是最美的样子。”栾杰坦言,每个人的容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个体的魅力所在。吸引力往往来自差异,而非普遍。也许稍加改善,个人的样貌更有魅力,但若追求千人一面,美便不复存在。
“其实,所有来做医疗美容手术的人,本质上都是不自信,只是程度有多有少。医疗美容的技术手段就是来帮患者恢复信心的,但不是万能的,要冒很大的风险,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寄托在外貌上。”栾杰强调,医疗美容没有那么神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比如医疗美容可以把很明显的疤痕变得不那么明显,但是想要彻底消除疤痕,是做不到的。”
在栾杰看来,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小腿肌肉阻断术”“精灵耳”等反映出当下一种畸形的审美,“审美可以变,但人不是橡皮泥,可以随意拉扯而不考虑后果。畸形的审美往往源于畸形的心态,现在不少年轻人有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与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
“对医生来说,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甄别患者有没有心理问题,了解患者整形的心理预期,评估当前的技术手段能否达到患者的要求,权衡患者的获益是否大于风险。”栾杰介绍,在决定手术前,医生要花很长时间了解患者的动机。有的患者是在生活中遭遇变故后,产生了整形的念头。“比如有的女性遭遇丈夫出轨,而出轨对象胸部较大,就认为丈夫出轨是因为自己的胸小,决定做隆乳手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对她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其实,医疗美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并不能真正帮我们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很多困境和问题,真正的自信还是源于人的内心。”
“医生的责任是用最恰当的手段帮助患者达到自己的愿望,但是我们不能超出当前的技术水平和自己的能力,更不能盲目答应患者、隐瞒手术风险,这是整形外科医生的道德底线。”栾杰着重强调,如果决定做医疗美容,求美者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整形外科医生的帮助。
链接
2017—2018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
2020年4月3日,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强化自我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着力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
2021年6月10日,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定于今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
网友看医美
“行人”:身体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浮云。
“微笑”:选择医美机构的时候千万要认真考察其是否具有专业资质,生命大于天!
“二月天”:医美也是医,必须得正规专业。
“缓缓”:没有好的外貌,我连想了解你内心的想法都没有。
“开心颜”:整形的流行暗合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毕竟,看脸一目了然,而发现内在需要时间和精力。
“小太阳”:整形之前,麻烦先整心。
“面壁者”: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苹果”:真正的美是具有自身独特的气质,气质来源于修养,修养是最好的美容方法。
“HERE”:整得千篇一律,整得内里“空虚”。年纪越大,阅历越多的时候越发现“美”这东西,没有那么肤浅。
“人间奶糖”:没有人能逆转衰老,要学会接受与和解。
“rellins”:始于颜值,终于才华嘛。
“人生如棋”:多读书,做精神整容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