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红旗银行上海分行”涉嫌违法行为的公告》,近期发现媒体报道“红旗银行上海分行”在上海成立,将开展所谓的贷款融资、国际贸易结算等业务。
对此,上海银保监局郑重提醒,“红旗银行上海分行”未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属于非法金融机构。请不要被欺骗。
现实中,“李鬼”银行需要提高警惕。除了直接使用银行名称外,还有第三方冒充正规银行或以与银行合作的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营销贷款或金融投资。记者注意到,仅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就此问题发布声明,这也引起了监管的关注。
任何单位未经批准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日前,有媒体发文称,7月15日下午,红旗银行上海分行代表处在上海市闵行区成立,现场拍照。文章称,上市仪式上,美国红旗银行上海代表处总裁柴伟春介绍了红旗银行的业务情况。文章称,“美国红旗银行是美联储批准的中资银行。资金来源于过去华人华侨的财富积累。成立的目的是不断将欧美华人的美元资本引入中国,为中国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网上关于非法金融机构“红旗银行上海分行”在上海上市的举报
上海银保监局提醒市民,“红旗银行上海分行”是一家无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的非法金融机构。请不要上当受骗!如果广大市民需要办理金融业务,请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同时,上海银保监局表示,根据我国法律、行政法规,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任何单位不得在其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一旦发现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
来源:上海银保监局官网页面截图
我们需要警惕真正的“李鬼”银行,因为它们名字中的“银行”一词往往会导致公众误解。
记者注意到,北京银保监局也于2016年8月发布风险提示,称发现部分单位和个人申请获取含有“银行”“银行”字样或预先核准单位名称的商标,并通过广告牌、互联网、办公场所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
我局提醒广大市民:一是通过查看《金融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件,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银监机构官网等,认真判断相关单位是否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资格。二是使用含有“银行”“银行”字样的商标和预先核准的名称开展金融相关业务宣传的单位和个人要高度警惕。发现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非法集资、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活动,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或向主管部门举报,避免因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今年3月16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称近日接到群众举报,海南养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养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自贸区)有限公司、世界养老银行(海南自贸区)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收回上述三家企业的营业执照。
多家银行就被冒名营销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以银行名义进行的营销宣传频频出现。仅今年以来,包括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
比如,就在7月19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发现不法分子通过广播电台、新闻网站等机构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以招商银行名义发布虚假广告,诱导客户下载非银行应用,并表示坚持每天签到打卡,可以收到不同金额的礼品。目前,该行已要求相关渠道清除虚假广告,并向公安机关举报。
同样,今年2月,华夏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也相继发布声明,称发现部分媒体账户以该行名义发布虚假营销活动,包括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参与持续签到领奖等。两家银行已要求相关媒体取消或删除虚假宣传,同时提醒客户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不要相信虚假宣传内容。
此前,今年1月4日,中国农业银行泰安市分行提醒警惕以银行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该行称,某公司涉嫌以与该行合作为名进行虚假宣传。本行与金融服务外包、财富管理、金融投资公司在投资理财、增信担保、银行借贷承诺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未授权任何金融服务外包、财富管理、金融投资公司使用农行标识进行宣传。
冒用金融机构名义进行虚假营销宣传的现象也引起了监管重点关注。年初,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下发《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保险机构名义非法集资风险提示的通知》,提示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舆情监测、完善内控机制、履行好非法集资监测防控职责,及时报告可疑线索,切实发挥风险防范“前哨”作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