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摆账服务
资金证明
增资验资
资金冲量
资讯动态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拨打电话 186-2834-2586
复制微信
摆账网首页>>资讯动态>>行业资讯>>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4%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3.4%

摆账网资讯播报:深圳审结全国“个人破产”首案 债务人获“重生”机会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规定,在深圳经济特区居住且参加深圳社会保险连续满三年的自然人,因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导致丧失清偿债务能力或者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可以进行破产清算、重整或者和解。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昨天发布了北京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28.0亿元,比一季度增长13.4%,比一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两年间比2019年同期平均增长4.8%,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表示,上半年,全市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复苏、稳定向好态势。随着北京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动能持续增长、市场主体更加活跃,预计下半年北京经济将持续向好。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上半年摊位数量增长了1.2倍

朱燕楠介绍,上半年,北京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逐步恢复。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8%,两年平均下降12.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21.8%,受粮食、蔬菜增加带动,两年平均增速由降转升,增长4.6%;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出栏和留场生猪数量分别增长1.2倍和54.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逐步恢复,接待人数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6.1%,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收入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近90%。

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北京市夏粮总产量为6.9万吨,比2020年增长47.6%。今年北京夏粮播种面积19.6万亩,比2020年增加6.9万亩,增长54.3%。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19.5万亩,比2020年增加7.2万亩,增长58.5%。

根据对全市13个涉农区的调查,2021年夏粮单位面积产量为349.0公斤/亩,比2020年减少15.9公斤/亩,下降4.4%。其中,冬小麦单产349.7公斤/亩,比2020年减产18.8公斤/亩,减产5.1%。全市夏粮总产量6.9万吨(13716.3万斤),比2020年增加2.2万吨(4424万斤),增长47.6%。其中冬小麦产量6.8万吨(13642.5万斤),比2020年增产2.3万吨(4576.1万斤),增产50.5%。

新经济附加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0%

北京市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重点产业基础扎实,医药电子等支柱产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上半年对规模以上产业增长贡献率超过80%。此外,北京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79.1%和32.0%;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从新经济看,上半年北京实现新经济增加值7870.8亿元,同比增长26.1%,两年平均增长13.2%,占全市GDP比重40.9%,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从新基建看,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34.6%,增速比全市快25.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9.4%,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5G建设、车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布局合理

此外,从居民消费信心指数来看,二季度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在高位区间运行。

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5%

北京市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北京市商品房建筑面积1308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38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同时,上半年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面积占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49.3%。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8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0%,两年平均增长12.3%。

今年上半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8元,同比名义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4.4%。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12.8%,经营性净收入增长14.9%,财产性净收入增长9.0%,转移性净收入增长4.0%。

文字/记者张勤

相关新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发展稳定、巩固、稳定

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了7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治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介绍,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从三大产业来看,农业生产是稳定和提高的

,夏粮再获丰收,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仍略高于疫前水平,产能利用率处于近年高位;服务业特别是原先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人员密集行业加快恢复,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带动国内工业生产者价格较快上涨,但居民消费价格涨势相对温和,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金贤东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五方面举措保电网运行平稳有序

  夏季用电高峰将至,针对如何确保平稳迎峰度夏方面的情况,金贤东昨日表示,“经各方共同努力,从目前来看,全国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电网运行平稳有序。”

  金贤东指出,今年以来,全国用电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近期,随着全国气温不断攀升,空调用电快速增长,全国用电负荷和日发电量持续攀升,7月上旬均已经突破去年夏季峰值,局部地区高峰时段供需出现偏紧。

  “为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地方和有关电力企业,全面分析研判迎峰度夏供需形势,认真制定电力保供方案,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从5个方面入手,切实保障电力运行平稳有序。”金贤东表示,一是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形势变化;二是着力提升各类电源发电保供能力;三是着力提升电网资源优化调度能力;四是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五是着力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金贤东强调,“经各方共同努力,从目前来看,全国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电网运行平稳有序。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统筹能源安全保供与绿色低碳转型,抓住突出矛盾和问题,扎实做好电力安全保供工作,保障电力迎峰度夏平稳有序。”

  防止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目前看,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6月底以来价格出现明显反弹,目前价格较前期低点回升15%以上,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集中出栏现象有所缓解。

  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中央和地方收储“托市”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今年1—2月新生仔猪量减少,经过约半年左右的育肥期,会对7—8月生猪出栏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将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

  万劲松表示,今年以来,受供应显著改善、需求有所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发改委于6月16日、28日两次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警信息,提示养殖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在进入一级预警区间后,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立即启动猪肉储备收储。7月7日、7月14日,已完成两批中央储备收储,7月21日还将组织第三批中央储备收储。同时,国家发改委积极指导各地做好收储工作,形成“托市”合力,稳定市场预期。

  万劲松指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跟踪能繁母猪、生猪存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达到预案规定及时开展收储,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必要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控调节力度,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浏览排行

常见问题

更多>

公司动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