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滴滴出行因严重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从各大应用商店等渠道下架,原本独一无二的网上车市又重新掀起波澜。摆账网资讯播报:揭秘蔚来“高端社交圈” 进入门槛:1000万销售额
进入一个“高端社区”,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号称“只做高端市场”的新能源车企蔚来汽车(NIO.US),给出的答案是1000万元。
近日,各大网络车企通过“烧钱”拉拢用户、招募司机,力求重绘市场版图。但从近几年网上车市的历程来看,补贴和利润互换的市场往往只是暂时的。只有在严格守住数据安全和合规管理底线、合理定价和抽丝剥茧、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杜绝打着技术创新旗号扼杀大数据的基础上,用户才能增加粘性,在市场良性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网络汽车市场已经复苏
作为曾经网上车市的“巨无霸”,滴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各种相关应用的下架,滴滴目前无法为更多新用户提供出行服务。面对旅游市场巨大的蛋糕诱惑,其他在线汽车相关公司开始振作起来,相互竞争,卷土重来。消费者也嗅到了网上车市诞生之初“烧钱大战”的味道。
曹操出行推出了签到领出租车票、邀请新用户领现金等优惠活动。截至6月,曹操出行已在全国61个城市上线,拥有近5万辆车和5200万注册用户。T3出行的一位员工在网上透露,T3认为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司管理层紧急会议决定调整开城计划。本月将连续开放15个城市,日均流量超百万。记者注意到,其App推出了0.99元杀8元券等一系列优惠活动。
此外,高德打车,在Tik Tok等平台投放大量广告,持续增加曝光。很久没有出现的美团出租车,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重新上线,并提供套餐折扣.有用户表示,同趟出租车的费用还不到过去几天的一半。网络车市重燃硝烟,聚焦新用户,打车1元前重现江湖,消费者一度成为最大受益者。
虽然网约车市场孕育多年,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上购车用户达3.65亿,较2020年3月增长298万,占网民总数的36.9%。从交易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网上涉车交易规模超过3000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网上涉车交易规模将萎缩,但预计2021年将升至3581亿元,2022年将突破4000亿元。
长期以来,网络车市因为垄断造成的乘客侧大数据扼杀、司机侧高抽的问题而饱受诟病。事实证明,只有市场充分竞争,行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做大蛋糕。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通过市场竞争,如果更多的网上汽车平台成长起来,就能相互制衡,避免单一平台收割用户,给出不透明、不合理的价格。
有待解决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如果能从当年网上车市的“烧钱大战”中吸取什么教训,补贴最终也不会缺席。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年的“烧钱大战”依然历历在目。在背后资本的推动下,一批初创的网络汽车公司正在激烈厮杀。当时的消费者确实享受到了好处,对城市新的出行方式更加熟悉。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资本终于露出了獠牙,并通过兼并、合并等手段,促成了一种主导网络汽车市场的格局。很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比如用户使用网约车的折扣降低且往往比出租车贵,按照大数据查杀的使用习惯利益最大化,司机补贴减少,导致dissati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去年10月,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互动平台共收到订单6.3亿单,滴滴订单占比5.6亿单,约占89%。当月总订单超100万订单的网上车商平台有8家,其中曹操专车1660万订单排名第二,T3出行1580万订单排名第三,这只是滴滴总订单的零头。
从“烧钱大战”到成为行业龙头获得高回报,滴滴为网络车企发展开拓了一条路。然而,这条路不仅艰难,而且大多数网络汽车公司根本走不动。滴滴IPO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滴滴净亏损合计353亿元,依次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一般的网络车企根本烧不起这么多钱,烧了钱之后能不能盈利也不得而知。
既然互联网公司使用的补贴是不可持续的,那么网络汽车行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健康可持续?目前仍需多方参与努力探索。
目前网上车市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包括滴滴在内的以私家车为运营车辆的C2C模式;另一种是以自有车辆为主要运力的B2C模式,如曹操之旅、T3之旅等。B2C模式被认为是重资产的模式,车辆和司机都需要大量投入,看起来资产运营是“有负担”的。然而,由于其在安全性和标准化服务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网络汽车的实际发展方向之一。
T3出行伊始,公司CEO崔大勇解释,长期以来,移动出行领域存在打车难、安全焦虑、体验差、费用不透明等痛点。根本原因是C2C模式下无法对供给侧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导致服务标准不一致、合规能力得不到保障、安全隐患未消除。
曹操此行是吉利集团旗下的一个网络汽车平台。极光发布的《2021年Q1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曹操此行月活跃用户达567.9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140%。曹操出行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庞博表示,除了基本要求,曹操出行还要求所有司机都要通过平台定制的“司机岗位素质测评模型”。测试表明,他们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完成报名和工作。
前还要接受商务礼仪、医疗常识等系统培训,以统一服务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背靠吉利的曹操,还是依托一汽、东风、长安的T3,以及首汽集团旗下的首汽约车,通过“实力派”传统车企与网约车市场的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盈利环节,是完全有可能为市场可持续发展蹚出一条新路的。
严守安全底线是关键
无论网约车市场未来之路会如何选择,滴滴被调查都敲响了警钟:数据安全底线不容突破,行业参与者仍需努力实现合规经营,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黏性,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守住数据安全底线,网约车企业责无旁贷。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不久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下一步将加快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更好地承接《数据安全法》在行业的实施落地。组织开展行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重要数据目录制定等相关工作,构建行业数据安全领域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安全的重要标准。
对于网约车企业来说,显然不能仅仅将当前作为抢占市场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并及时采取措施亡羊补牢至关重要。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滴滴在信息安全和用户数据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网约车共享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要放在效益和市场之上。
持续推进网约车市场合规经营任重道远。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49.3万本、车辆运输证132.7万本。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6月网约车行业情况显示,6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13家,在这13家中有的平台订单合规率仅为16.2%。
是否合规经营是网约车行业的老话题,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也是网约车市场蛋糕做大的主要瓶颈。为抢占市场,有的网约车平台会降低审核标准,用大量不合规车辆及司机以提升运力,这显然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表现。不合规经营引发乘客人身安全风险,给平台运营带来的影响有时是致命的。推进合规经营,平台责无旁贷,这是行业走向正轨的基石。
从“拼价格”到“拼服务”成为网约车市场下半场竞争胜出的关键。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再加上网约车天然具备的行驶路线透明、随时随地叫车等优势,越来越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使用网约车。对于“熟客”来说,影响选择的因素除了价格外,最关键的就是服务质量。
庞博说,曹操出行对司机进行系统培训,对着装和服务有着标准化的要求,选择的主力运营车辆是吉利帝豪EV纯电动汽车,具备零油耗、零噪音,舒适静谧的优势,就是为了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出行体验。
在网约车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后,谁能在服务质量上更好地发力,谁就有可能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即便不再“烧钱”,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也能成为用户首选,在市场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为互联网采编整理重新排版发布,以及摆账网工作人员原创内容,如有部分采编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